• 1
  • 图片0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 行业新闻

  • 政策法规

  • 信息发布

  • 租赁论坛

  • 租赁内刊

  • 企业名录

    • 会员介绍
    • 金融租赁
    • 內资租赁
  • 在线入会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协会简介

融资租赁业务是改革开放后,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先生为引进外商投资、发展服务贸易、支持国内企业技术改造,在1981年倡导引进的。目前,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工作委员会已成为外商投资租赁企业自主管理、企业踊跃参与的融资租赁行业性自律组织。


   理事会组成

MORE
MORE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图片1
  • 图片2
  • 图片3
  • 图片4
  • 图片5
  • 图片6
  • 图片7
  • 图片8
  • 图片9
  • 图片10
  • 图片11
  • 图片12
  • 图片13
  • 图片14
  • 图片15
  • 图片16
  • 图片17
  • 图片18
  • 图片19
  • 图片20
  • 图片21
  • 图片22
  • 图片23
  • 图片24
  • 图片25
  • 图片26
  • 图片27
  • 图片28
  • 图片29
  • 图片30
  • 图片31
  • 图片32
  • 图片33
  • 图片34
  • 图片35
  • 图片36
  • 图片37
  • 图片38
  • 图片0

会 长:

 融泽(上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副会长:

 诚通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中建投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中集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广州越秀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狮桥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

 基石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国药控股(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厦门星原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鑫桥联合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约翰迪尔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华科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中联重科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

 西门子财务租赁有限公司

 聚信国际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理 事:

 华电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中恒国际租赁有限公司

 中国康富国际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海翼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法兴(上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日立租赁(中国)有限公司

 宏泰国际融资租赁(天津)有限公司

 卡特彼勒(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重庆银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融世华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万向租赁有限公司

 中关村科技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百应融资租赁有限责任公司

 金美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天津泰达租赁有限公司

 华鲁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成都工投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中林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厦门弘信博格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道生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君信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

 宁波金通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实华国际租赁有限公司

 国泰租赁有限公司

 北京京城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华润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医学之星(上海)租赁有限公司

 德益齐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

 立根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海尔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中交雄安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上汽通用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华宝都鼎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

 科学城(广州)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华潍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

 中鼎泰成(天津)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央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

据中国人民银行1月6日消息,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1月4日上午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总结2020年主要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1年工作。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党委书记郭树清出席会议并讲话。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陈雨露、潘功胜、范一飞、刘桂平、刘国强,党委委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人民银行纪检监察组组长徐加爱出席会议,并就分管领域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一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坚持总量政策适度、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三大政策取向,搞好跨周期设计。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提供1.75万亿元长期流动性。累计推出9万多亿元的货币政策支持措施。前瞻性引导利率下降,推动实现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目标。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我国成为全球率先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也是少数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之一。

二是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取得预期效果。遵循经济规律,分层次、有梯度地制定实施金融支持政策。设立3000亿元抗疫保供专项再贷款、5000亿元复工复产再贷款再贴现,增加1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出台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精准扶贫、制造业、绿色产业等信贷支持力度。

三是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进一步健全。持续构建要素完备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分步实施宏观审慎压力测试,完善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建立健全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统筹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取得重大进展。

四是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坚持市场化法治化不动摇,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不同阶段金融风险处置的重点和优先序。2018年,集中整治互联网金融、影子银行等领域的金融乱象,赢得攻坚战良好开局。2019年,会同银保监会依法果断接管包商银行,并稳妥处置了部分中小银行风险。2020年,牵头协调银保监会、证监会顺利接管“明天系”旗下9家核心金融机构,妥善应对债券市场违约风险。经过集中攻坚,系统性金融风险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金融脱实向虚、盲目扩张得到根本扭转。

五是加强国际金融合作,有序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疫情下国际宏观政策协调,主动向重要国际组织和主要央行通报疫情动态和防范措施,分享抗疫经验。积极参与多边危机防范救助。参与制定G20缓债倡议并全面落实相关国家缓债申请,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展特别提款权(SDR)普遍分配,支持低收入国家应对疫情冲击。全面参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关于金融业的谈判,首次将新金融服务、金融信息转移纳入自贸协定规则。继续主动推进国际绿色金融合作。

六是金融改革取得新进展。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全面建立。推动出台两批26条金融改革开放措施。人民币国际化再上新台阶。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不断完善,储备规模保持稳定。公司信用类债券违约处置与信息披露规则逐步统一,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持续推进,外资持有我国债券总规模达3万亿元。做实存款保险公司和存款保险机构职能。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业务分类管理持续推进。积极推进资管业务过渡期整改。

七是金融服务和管理呈现新亮点。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及时开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统筹金融业重要立法职责有效履行。金融业综合统计进一步深化。区域金融改革试点深入推进。支付监管与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全球法人识别编码(LEI)境内持码机构突破3万家。人民币现金管理及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国库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征信体系规划总体完成。反洗钱监管取得积极成效。持续整治侵害消费者金融信息安全行为。参事建言献策工作增效提质。

八是内部管理继续完善。统筹做好人民银行系统自身疫情防控工作。推进分支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内部审计监督、后勤、安全保卫、集中采购、离退休干部服务等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会议认为,2020年人民银行系统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各级党组织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各项建设,持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保障金融体系正常运转,忠实履行金融管理的牵头抓总职责,经受住了重大考验,有力体现了党的建设成效。

一是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建设。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打造政治领航、思想铸魂、组织强体、纪律固本、为民服务“五项工程”。

二是面对复杂国际形势,增强斗争意识和斗争本领,完善工作预案,冷静应对和妥善处理各种风险挑战,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金融安全。

三是认真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党内制度建设和法治央行建设。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各项建设始终,制定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健全人民银行依法行政体制机制,严格依法依规履行各项工作职责。

四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加大领导班子调整配备和干部交流力度,选优配强一把手,培养锻炼使用优秀年轻干部。

五是持之以恒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着力建设节约型机关,从严从紧控制支出标准。持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改进督查检查考核方式,巩固深化基层减负年工作成果。

六是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级纪检监察机构强化政治监督,紧盯单位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动真碰硬加强监督。严肃查处各类腐败案件,深入开展警示教育,以案为鉴,以案促改。精准实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监督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增强。

组织对十八届中央巡视和总行党委历次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及现场督导检查调研。此外,工会工作不断改进,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取得积极成效,党校高质量办学持续深化,培训学院干部教育培训阵地作用有效发挥。

一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保持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带动存款利率市场化。深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引导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二是继续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信贷政策精准滴灌作用,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延续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继续运用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科技创新、小微和民营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牵头发挥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政策合力。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有效衔接。

三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做好政策设计和规划,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发展领域倾斜,增强金融体系管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能力,推动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为排碳合理定价。逐步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明确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建立政策激励约束体系,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持续推进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四是加快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将主要金融活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纳入宏观审慎管理。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分步推动建立宏观审慎压力测试体系。加快建立健全跨境资本流动等重点领域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制度体系。

五是持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风险排查,做好风险应对。完善风险防范处置长效机制,压实金融机构和股东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责任、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责任和最后贷款人责任。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和机构设置。加强互联网平台公司金融活动的审慎监管。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统筹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的决策部署,抓紧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强化支付领域监管,个人征信业务必须持牌经营,严禁金融产品过度营销,诱导过度负债,严肃查处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金融创新在审慎监管前提下发展,普惠金融服务质量和竞争力稳中有升。

六是深度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严密防控外部金融风险,稳步扩大金融双向开放。妥善应对低收入国家债务问题。进一步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推动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深度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切实维护多边主义。

七是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着眼于服务实体经济,顺势而为,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完善人民币使用相关政策制度。继续推动金融市场高质量双向开放。促进本外币、离岸在岸市场的良性协调发展。

八是深化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改革。牵头制定债券市场发展规划,推动完善债券市场法制,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健全多渠道债券违约处置机制。推动完善债券市场统一执法框架,加大对债券市场逃废债、欺诈发行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完善金融支持住房租赁政策体系。引导大型银行下沉服务重心,推动中小银行完善公司治理,聚焦主责主业。

九是持续改进外汇管理和服务。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支持企业合理审慎运用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加快完善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外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集约高效做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维护外汇储备规模基本稳定。

十是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统筹推进金融法治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央行研究工作影响力。扎实做好“十四五”国家规划纲要金融重点内容与金融业“十四五”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扎实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完善现代中央银行财务制度建设。深入推进支付行业治理现代化。提升金融科技应用和管理水平。稳妥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推动国库高质量发展。深化征信在数字金融和经济治理中的应用。提高反洗钱调查和监测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内部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发布时间:

2021-01-07

上一篇:

租赁业回眸2020:在大变局中砥砺前行

下一篇:

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的决定》
来源:上海证券报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 行业新闻

  • 政策法规

  • 信息发布

  • 租赁论坛

  • 租赁内刊

  • 企业名录

  • 在线入会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3号楼二层  电话:010-64516922

京ICP备1002563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