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图片0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 行业新闻

  • 政策法规

  • 信息发布

  • 租赁论坛

  • 租赁内刊

  • 企业名录

    • 会员介绍
    • 金融租赁
    • 內资租赁
  • 在线入会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协会简介

融资租赁业务是改革开放后,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先生为引进外商投资、发展服务贸易、支持国内企业技术改造,在1981年倡导引进的。目前,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工作委员会已成为外商投资租赁企业自主管理、企业踊跃参与的融资租赁行业性自律组织。


   理事会组成

MORE
MORE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图片1
  • 图片2
  • 图片3
  • 图片4
  • 图片5
  • 图片6
  • 图片7
  • 图片8
  • 图片9
  • 图片10
  • 图片11
  • 图片12
  • 图片13
  • 图片14
  • 图片15
  • 图片16
  • 图片17
  • 图片18
  • 图片19
  • 图片20
  • 图片21
  • 图片22
  • 图片23
  • 图片24
  • 图片25
  • 图片26
  • 图片27
  • 图片28
  • 图片29
  • 图片30
  • 图片31
  • 图片32
  • 图片33
  • 图片34
  • 图片35
  • 图片36
  • 图片37
  • 图片38
  • 图片0

会 长:

 融泽(上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副会长:

 诚通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中建投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中集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广州越秀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狮桥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

 基石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国药控股(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厦门星原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鑫桥联合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约翰迪尔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华科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中联重科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

 西门子财务租赁有限公司

 聚信国际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理 事:

 华电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中恒国际租赁有限公司

 中国康富国际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海翼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法兴(上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日立租赁(中国)有限公司

 宏泰国际融资租赁(天津)有限公司

 卡特彼勒(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重庆银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融世华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万向租赁有限公司

 中关村科技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百应融资租赁有限责任公司

 金美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天津泰达租赁有限公司

 华鲁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成都工投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中林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厦门弘信博格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道生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君信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

 宁波金通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实华国际租赁有限公司

 国泰租赁有限公司

 北京京城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华润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医学之星(上海)租赁有限公司

 德益齐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

 立根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海尔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中交雄安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上汽通用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华宝都鼎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

 科学城(广州)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华潍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

 中鼎泰成(天津)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抵押登记、机动车登记和融资租赁登记的连环套怎么解

2007年《物权法》颁布实施后,如何保障融资租赁公司对租赁物的所有权以及融资租赁业务如何对抗善意第三人等问题,成为融资租赁企业的核心关切点,也是影响融资租赁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解决此类问题,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从市场经济活动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发了“融资租赁登记系统”,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最大限度地解决行业发展的难点,为保护融资租赁企业的合法权益做出了积极、有益和开拓性的尝试。

即便如此,近年来因为抵押登记、机动车登记和融资租赁登记等问题而引发的“冤假错案”时有发生,与国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系列举措相比简直是方枘圆凿。

一、原工商抵押登记与融资租赁登记

2020年12月2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的决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对动产和权利担保在全国实行统一登记。原由市场监管总局承担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抵押登记和人民银行承担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以及融资租赁、保理等登记,改由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提供登记服务。

动产担保统一登记制度的建立,明确了融资租赁登记的法律效力,可以说从根本上解决了原来工商抵押登记与融资租赁登记的竞合问题。现在大家关心的问题可能是,一笔融资租赁交易,在“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中是否既要做抵押登记又要做融资租赁登记?我的理解是,只需要做融资租赁登记就可以了,如果同时再做抵押登记可能会给租赁公司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车辆抵押登记与融资租赁登记

既然国家要建立动产担保统一登记制度,为什么国务院发布的决定没有包括机动车的抵押登记?原因是机动车抵押登记已经有法定的登记机关,所依据的法律是2003年通过、2004年施行、2011年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因此,机动车的抵押登记仍然是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

现在的困境是,车辆的融资租赁交易还是既要在“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中做融资租赁登记,又要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抵押登记(以防范承租人擅自处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仍然有地方法院因融资租赁公司办理了抵押登记(不管是车辆还是其他设备),从而认为融资租赁公司没有租赁物的所有权,进而认定不构成融资租赁法律关系。我认为这是非常不妥的,特别是在《民法典》已经正式施行后的今天。

首先,融资租赁公司作为租赁物的所有权人,授权承租人将租赁物抵押给自己,同时也是担保物权人,完全符合《民法典》的有关规定。非典型担保借签于美国的法律制度,而《美国统一商法典》第九篇“担保交易”中明确规定“担保物所有权无关紧要,无论担保物的所有权由受担保方持有还是由债务人持有,本篇有关权利和义务的条款均同样适用”。

其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014版)第九条明确了“租赁公司将租赁物抵押给自己”这种无奈的变通方式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但即便如此,在一些地方法院仍然存在因此认定不构成融资租赁法律关系的错误判决。我们曾经非常努力地希望能够保留甚至完善第九条第(二)款,但是遗憾的是终究没能留住。删除的原因,我的理解是,最高人民法院认为随着《民法典》的实施和动产担保统一登记制度的建立,这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但是,在车辆融资租赁业务中,这仍然是一个待解的大问题。

三、机动车登记与融资租赁登记

如果说机动车抵押登记对车辆融资租赁来说是个大问题,那机动车注册登记就是个大难题。机动车注册登记到底是不是所有权登记,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民法典》第208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

《民法典》第224条: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法典》第225条: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的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8条:国家对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尚未登记的机动车,需要临时上道路行驶的,应当取得临时通行牌证。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2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办理相应的登记:(一)机动车所有权发生转移的;

《机动车登记规定》第64条:(三)机动车所有人是指拥有机动车的个人或者单位。

看了上面的法条,估计10个人会有12种理解。主要的问题在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2条的规定,是否就是《民法典》第224条所说的“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假如是所有权登记的话,那到底是生效要件还是对抗要件?

这些问题我也回答不了,而且我也不敢妄加揣测。但是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公安部在2000年发给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确定机动车所有权人问题的复函》(公交管(2000)98号):

根据现行机动车登记法规和有关规定,公安机关办理的机动车登记,是准予或者不准予上道路行驶的登记,不是机动车所有权登记。为了交通管理工作的需要,公安机关车辆管理所在办理车辆牌证时,凭购车发票或者人民法院判决、裁定、调解的法律文书等机动车来历凭证确认机动车的车主。因此,公安机关登记的车主,不宜作为判别机动车所有权的依据。

虽然这个复函的时间已经比较久远了,而且《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机动车登记规定》也是几经修订。但是我认为,机动车登记的制度基础和内在逻辑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公安部《关于确定机动车所有权人问题的复函》仍然可以作为裁判的参考依据。

四、完善机动车登记制度的建议

由于我国机动车管理制度的特点,在车辆融资租赁业务中,作为出租人的融资租赁公司通常只能将机动车登记在承租人的名下。因此,如何防止机动车使用人(承租人)擅自处分车辆是此类融资租赁业务中最主要的问题,而只有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机动车登记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融资租赁行业还小,为了车辆融资租赁而改革登记制度,有这么迫切、有这么重要吗?我认为是的!

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交通运输行业的租赁渗透率非常高,车辆也是融资租赁行业最主要的资产类别。我国为了扩大内需、促进汽车消费,已经出台了很多鼓励和扶持政策,而融资租赁是最有效的落地手段,同时,完善机动车登记制度也是促进汽车流通、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方案一:将机动车抵押等担保性质的登记纳入国家动产担保统一登记系统,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保留注册、变更、转移、注销等与道路交通安全相关的登记,车辆担保登记信息与交管部门实现互联互通。

方案二:参照《机动车登记规定》关于质押备案的方式,在现有登记制度的基础上增加“所有权声明”或“所有权备案”。

当然,还有很多更合适、更宜操作的方案,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只要想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

 

2019年欧洲租赁资产新增业务额占比

乘用车、商用车等车辆资产是欧洲租赁市场中最主要的租赁资产。2019年,车辆融资租赁新增业务额2883亿欧元,约占整个欧洲租赁新增业务额的72%。据欧洲租赁协会估计,欧洲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在2019年乘用车购置量超过990万辆,业务增速为6.6%;商用车新增业务额为768亿欧元,业务增速为7.6%,略高于乘用车的增长速度。

在工业发达国家,融资租赁在汽车流通领域常年保持非常高的市场渗透率。以德国为例,车辆是最主要、最热门的租赁资产,按购置成本计算,车辆领域的租赁渗透率在2014年就已高达68%;从车辆数量的角度来看,乘用车的租赁渗透率达到39%左右;在所有登记上路的公司车辆中,约有82%是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购置的。


发布时间:

2021-04-02

上一篇:

谁是中国第一家金融租赁公司

下一篇:

中国制造业500强设立融资租赁公司情况分析
作者:中国外资租赁委员会 刘开利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 行业新闻

  • 政策法规

  • 信息发布

  • 租赁论坛

  • 租赁内刊

  • 企业名录

  • 在线入会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3号楼二层  电话:010-64516922

京ICP备1002563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