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张承惠所长发言

创建时间:2012-12-17 00:00

尊敬的吴行长、李会长,各位融资租赁行业的老朋友、新朋友:

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有机会参加2012年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年会,我对融资租赁行业一直抱有信心和希望。因为我觉得融资租赁业会进一步改善中国的金融结构,对于改善中国企业的融资,对于推动中资企业走出去,对于金融业更好的为实体经济服务等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非常乐意参加这样的会议,但是李会长和屈会长让我在会议上做一个发言,我觉得是一个难题。因为前面的吴行长和各位嘉宾的发言应该说把融资租赁行业的状况、问题等等都讲完了,我对融资租赁行业的了解只是一个皮毛。只要有机会,我就向其他的业界,向一些地方政府大力推荐我们这个融资租赁业务。但是要我进行深入的探讨,我觉得还有很大的顾虑,特别是刚才吴行长做了非常好的发言,我今天要说一些别的话题。我想简单做一下十二五期间中国融资租赁改革和发展的一些思考,由于时间的关系不会特别深入地讲。

第一,中国经济转型为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中国经济转型一直转了十几年了,一直转不动。我认为十八大以后的十年,就是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也关乎中国未来发展前景和我们中国经济能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经济强国。过去十几年转型一直转不动,未来一二十年要下工夫转,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已经不得不转。过去十几年转不动,还有一些空间让我们用传统的发展模式走这个增长之路,但是未来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很难持续下去。我归纳了一下,过去几十年传统发展模式有四个基本特点:

第一个特点,依靠大企业、大项目、大基地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第二个特点,应用压缩消费的方式保证高投资率。

第三个特点,用出口退税这样一个种措施保持中资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第四个特点,通过出让部分国内市场和政府的利益。比如通过土地出让和财税的一些减免引进外资,并学习外资带来的先进技术。

靠四个特点,中国过去几十年我们经济的快速增长是由四个化带动。第一个是重化工业带动的工业化,我们工业化过程中更多依靠是重化工业;第二个是通过消化引进外国知识带来的现代化;第三个是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城镇化;第四个是出口的快速增长。现在这四个因素里面,除了城镇化在未来几十年里面还有一个高速增长的空间以外,其他三个方面的动力受到很大的制约。

制约中国经济继续采用传统发展方式的因素主有这么几个。

第一,是重化工业带来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已经超出了中国经济环境的承载能力。这个里面有大量的数据和案例。重化工业还有一个特点是高投资,从高投资角度来说现在也遇到障碍,昨天刚做了一个关于城投债的报告。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大家非常清楚,因为现在在地方融资平台向银行借贷遇到障碍的情况下,今年有一个特别大的特征就是地方融资平台发行大量的城投债,以此种方式筹集资金。

第二,下面这张图大家可以看到从发行量和发行资质到年底还没有完成,这个统计数据是12月3号的数据,已经远远超过去年和前几年的增长速度。在这情况下,国外有机构预测中国如果继续保持这样的高投资水平的话,恐怕很快就步入欧洲债务危机的国家后尘而陷入债务危机,高投资很难持续,从资金方面等多个方面难以持续。

从外需情况来看,短期之内,我们最近也刚做过一个国际经济与形势的分析,估计三五年之内欧洲不可能恢复。美国尽管在复苏之中,而且复苏有一些比较乐观的前景,但也是温和的复苏。所以外需在几年之内很难得到修复,在这种情况下过去高强度投资形成的大量国内产能已经出现严重过剩。

第三,劳动力的成本压力,这个成本压力最近这几年表现的特别的突出。我们今年上半年到云南调研,云南企业家跟我们说砍甘蔗去年是60块钱一天,今年涨到100—120。采茶叶工去年是50块钱,今年涨到100块钱一天,所以说工资增长非常快。

昨天看到一个数是建筑业的工资十年涨了四倍,现在建筑工人一个月收入六七千、七八千已经很普遍。我们私底下说会不会有城里人干这个建筑工人呢?答案是不会做。法国外贸银行有一个预测,预测不一定准确。说未来四年中国的劳工成本赶上美国,五年赶上欧元区,七年赶上日本。如果我们的劳工成本这么快的增长,过去的出口优势很难持续。我们传统的、粗放的、低效的生产方式很难承受这样快速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

第四点,引进、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空间被大大的压缩。应该说我们能用技术,中国人非常善于学习,中国能学引进的技术大体上学习差不多。还有很多高精技术人家不肯出让给我们。特别是一些相关军事高精技术,昨天我讲到了金融行业信息安全,因为我们今年做一个信息安全的调查。业内人士说比如像IBM有一部分设备和软件被工厂使用,但是他们特别的警觉,每年有人盯在中国防止工行拿到这个设备和技术用于军事工业。因为有些计算机技术很轻易跨行业使用,所以他们国外防我们比我们想像要厉害得多。这种经济转型,我想对金融行业有直接影响。

经济转型意味着金融行业也要转型,过去我们发展模式下我们以发展重化工业、发展大企业大项目,使得我们金融体系更多是以间接融资为主,更多为大企业大项目服务,这样经济转型对金融业的转型提出一些新要求,这些要求主要是要求未来中国经济体系能够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帮助中国经济解决一些发展中结构性的矛盾。这个里面有几个重要的方面:

一方面把过去重点为工业企业、为大客户提供服务的偏好转向合理的产业分布,不仅为工业、重工业服务,还要为其他的业内提供融资服务。而且要均衡大中小客户,为创业初期缺少资金企业提供服务。另外一方面就是推进科技创新,前面说了引进消化吸收技术的空间已经很少,更多需要我们自己创新,金融业应更好的自己创新服务。

过去我们金融机构更多是专注于为企业服务,那么今后要转向包括企业和消费者在内的多种类型客户提供服务,因为我们未来经济要转型。

通过多元化的海外资产配置提高外汇储备。我是去年写了一个外汇储备更好的发挥融资租赁的行业作用,这是外汇储备的使用问题。怎么样提高外汇储备能力,这是未来中国金融业面对很大挑战。现在中国金融业在海外业务上,我查了一下去年四大行的年报,海外利润在四大行所有利润比重基本上都不超过5%,大概在3%—4%之间,工商做得最好,如果它占比是20%多,如果抛掉港澳利润也不到5%。所以在应用海外资产创造盈利方面能力非常弱。

对于融资租赁行业来说机遇大于挑战,在未来经济金融转型过程当中。这些机遇有很多方面,在这里举几个不太完整的例子,一个是中小企业,我们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到现在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融资租赁行业很多为大企业服务,我听说融资租赁业务营业额大概50%来自中小企业,不知道是否准确?我觉得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个行业是大有可为的。

还有科技创新行业、城镇化,前面讲到地方政府融资面临很大的困难,银行信贷受到制约,如果说城投债过渡的增长也会带来很大风险。将来从什么渠道融资,应该说我们融资租赁行业可以提供很好的机遇。还有海外并购,另外未来我相信融资租赁行业的经营空间会越来越放宽。

刚才几位发言人讲到法规要进一步的健全,而且以后要参照,吴行长这个思想我是非常赞同。参照金融机构的,比照金融机构,或者说就是金融机构,只是用不同监管方式,但是税收其他方面是可以享受金融机构这样的会计制度,也可以享受金融机构制度和管理的方式。

另外,我想未来资产证券化的空间很大,我也赞同吴行长说的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你不能把所有风险资产全部剔除到表外给全社会承受,使得行业内的风险转变为全社会的风险。我们资产证券化的市场容量和规模还会继续扩大,还会为大量融资租赁公司提供更好的资产负债调配的空间。

第三个问题,下一步金融改革的重点和顺序。目前我们国债发展中心今年和世界银行做2030年后续研究,就是金融体制改革的战略问题。这个研究的具体落在金融所的身上,我们现在正在和世界银行多次反复磋商我们课题研究目标、研究重点、合作方式和研究提纲。现在提纲已经出来了正在讨论。我觉得现在大家关注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的安排,可能还没有想到金融改革具体深层次的问题上。我相信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不仅是经济转型,经济转型一定会带来体制改革,没有改革的转型,我想这种转型是虚的。

未来金融体制改革,我觉得要围绕三个重点推进。

第一个重点是要解决金融自定价机制扭曲的问题,提高金融运作的市场化程度,使金融机构真正成为自主运营、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隐含很多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说现在金融机构其不是一个真正的市场主体。

第二个重点是建设和完善多品种、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使得金融资源能够流向经济不同层次,特别是毛细血管,现在我们的主血管是通畅的,毛细血管很不通畅。这个里面要积极发展资本市场,更多的依靠资本市场聚集和配置金融资源。我前面没有展开,为什么要更多的依靠资本市场?这是一个必然的方向。这个里面也牵扯到问题是要发展资本市场要解决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部门垄断的问题,我们债券市场分割问题说了很多年。今年金融司也做了一个债券市场的课题,这个金融市场分割问题一定要解决,否则效率不可能提高。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中国有三个证券债券登记结算的机构,三个机构各自划了一块,三五个机构基本没有竞争。他们给我提供了一个数就是中国登记结算一笔交易的费用是200元人民币,这个费用在美国是多少呢?是0.18美元。我们这个金融市场服务效率成本很高。现在观点不一致,我们在调研过程中有些机构的人员跟我们说,现在要解决的是金融服务的可得性问题,还不是金融机构的成本问题。其实未来中国经济要提高竞争力,金融服务的效率一定要提高。

第三个重点,我认为是完善市场竞争机制,解决市场的进退问题,消费者的保护问题,有效风险监控等问题。这个里面的核心是重塑政府和市场之间,现在这种关系很不清楚,说起来大家都会说,在理论上分得很清楚,实践中分不清楚都搅合在一起。这个里面要牵扯到一些重要的问题就是监管者和被监管者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以及三监会交给监督管理委员会,就是把监督和管理职能放在一起,这两个职能在很多情况下存在利益冲突。因为监督讲市场公平,管理讲市场发展。所以监管者和被监管者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的理清。现在很多场合下,监管部门往往更多考虑的是怎么样维护这个行业发展,促使这个行业做大做强,这个监管部门的立场,当然三监会不太一样。三个监管部门的做法、出发点、理念不太一样,但是这个监督和管理放在一起,特别是行业发展的职能,这一点是不合理的。

还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职能监管怎么配置,这个矛盾很多。我们到地方调研,担保公司管理体系是紊乱的,融资性担保公司还好一点。但是现在有一个地方的金融办官员说我们今年上半年做了一次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检查,就是这个现场的检查,没有一个公司不违规。融资性担保公司,现在比较规范,不加融资性,担保公司更是乱来。小贷公司怎么监管,还有中资的融资租赁公司,还有典当行等等这样大量的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怎么监管?这个里面有一些中央和地方职能配置的问题,现在界限不清楚。

另外,我觉得改革的顺序往往决定成败。可能改革思路很清楚,目标很清楚。但是如果说操作中策略掌握不好,可能也会影响改革的成效。我觉得在金融领域仓促的就是急急忙忙一下子放宽管制,而监管、监督没有跟上的话可能会导致混乱的竞争。这种局面应该尽可能的避免。这个里面我想了几条不完整。

第一条,首先是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的顺序方面,就是对外开放不能快于对内开放。资本项目管制的放开不能过于着急,要充分考虑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和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第二条,利率市场化,这是前一阵热门的话题。我在上个月刚刚请台湾的三位资深的专家专门介绍台湾利率市场化过程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对这个问题也有研究,我觉得利率市场化不能比市场机制建设走得更快。我们现在银行体系如果完全放开利率管理,银行体系没有完全准备好。商业银行自我约束能力没有建成以前,一下子放开管制恐怕会面临比较大的问题。比如说国际经验证明利率放开,市场化以后通常有一个利率极具高涨时期,我们能不能面对?还有利率市场化带来一批金融机构的破产,我们相应的基础设施是否建立健全了。我不是说要放慢利率市场化的建设,而是要加快市场机制的建设。

还有对民间金融管理的放宽也要跟上有效的监管机制,否则这边放了,那边没有监管监督,没有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社会的监督,行业的自律一定是混乱的。这些顺序也是我们下一步在金融改革课题当中一个重点研究的方面,我们课题成果现在向吴行长报告一声大概是明年六七月份出来,在研究期间希望多得到吴行长和其他业内人士的指导。

最后,我想说从国际经验来看一项大的制度变化,通常是需要一百年到二百年的时间,我们这个经济的转轨和经济体制改革也是大的制度变革。英国的工业革命也是一百年左右时间,日本的明治维新是1868年开始的。那么通过这次革新,日本才得以成为世界强国,也得以成为二战中的一个侵略者,如果没有这次明治维新不可能有这样的实力。中国从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算起到现在已经一百年了,从鸦片战争1840年算起到2040年这么一个大变革的时期,应该完成了。如果说剩下的期间里面到2040年中国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不能完成的话。中国的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是堪忧的,我认为改革任务非常的艰巨,仍然需要全体的民众,包括我们,包括大家共同的努力。

 

(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来源:中国外资租赁委员会

通知公告

更多 >

协会简介

更多 >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工作委员会成立于1988年,是我国首家全国性融资租赁行业协会组织。租赁业工作委员会见证了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全过程,有力推动了中国融资租赁业的对内交流和对外开放。目前,租赁业工作委员会已成为融资租赁企业自主管理、踊跃参与的全国性融资租赁行业自律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