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总裁

创建时间:2015-01-09 00:00

从一个从业者的角度,谈一下2014年和2015年新常态下,融资租赁怎样和实体经济结合。

2014年租赁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4年也是宏观政策变化最大的一年。去年年底,我国整个租赁行业资产规模大约是1.9万亿,其中金融租赁约1万亿,外资及内资的融资租赁公司约9000亿。从今年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情况看,截至三季度末,全国共有26家金融租赁公司开业, 8家金融租赁公司正在筹备,总资产达到1.2万亿,净利润是120亿。估计年底,资产规模可能将近1.4万亿-1.5万亿。同时,商务部监管的租赁公司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今年年底租赁额超过1万亿元。初步估计,到今年年底全国租赁行业资产规模将超过2.5亿元。在全球市场中,我国租赁业务额继续保持第二的位置,紧追美国。

去年12月27日,李克强总理在天津考察我公司,对我国租赁产业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租赁继续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在支持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平衡国际贸易、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根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大概4-5次提到要发挥融资租赁的作用,包括支持用融资租赁的方式支持三农、支持进口解决各类问题。近一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各个主管部门纷纷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不断得到解决,全社会对租赁行业的关注度和认知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行业发展环境得到了巨大改善。

新常态下各类租赁公司需要广泛开展更深层次合作。在上周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会议从9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新常态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明确了稳增长和调结构并重,是明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国内经济发展的主基调。总体上来看,新常态下租赁行业面临的发展空间依然十分广阔。理由有三点:一,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但由于目前我国经济体量的庞大,增量依然十分可观;二,功能上,租赁能够帮助企业或政府盘活存量资产、改善流动性、帮助企业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进行设备升级换代,更好走出去等,契合了当前经济发展的诉求;三,目前租赁在我国全社会的融资比重相对过低,前三季度,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新增35.8万亿元,其中设备类约6.9万亿。金融租赁前三季度新增投放4221亿元,约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17%,仍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因此,新常态下租赁行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能不能抓住当下的诸多机遇,把整个租赁行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除了我们自身的努力,关键还在于能不能认清优势和短板,充分发挥不同类型租赁公司的优势,开展各类深层次合作,从而实现优势互补、互利互赢,以合作促创新,以创新赢发展。

金融租赁公司跟外资、内资融资租赁公司不同,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一,金融租赁公司规模较大,资本雄厚;二,由于大多数为银行背景,融资能力较强;三,业务量较大,客户往往大企业、大客户居多,关注像飞机、船舶、海洋工程这类大型资产;四,风险管理更加规范、严格。相对来讲,金融租赁公司是“高大上”,而商务部监管的融资租赁公司是“低调奢华有内涵”。商务部监管的融资租赁公司的回报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几,甚至十几。而且融资成本也并没有那么高。同时,融资租赁公司更贴近市场,特别是厂商类的租赁公司,对市场、对设备的管理上更严格,更加有针对性。融资租赁市场仍是一片蓝海,能够包容所有的两大类或者是三大类不同的公司,既需要高大上,也需要低奢有。明年在新常态下,三大类融资租赁公司共生共荣,共同发展。未来,不同类型的租赁公司合作的方向主要有:

第一,共同开拓租赁市场。

第二,共同做大租赁资产的交易。融资租赁是资本占用型,资本消耗型,其发展到一定程度要考虑资产交易的问题。从前年起,工银租赁开始发展资产转让业务,今年我们又将资产转让重新定位为资产交易,要实现资产的有进有出,双向流动。上个月在天津,天津市召开了资产交易的研讨会,也想在下一步工作当中去推进资产交易,搭建平台,使资产交易标准化。由于各类融资租赁资产都是非标准的,各自有各自的特点,转让起来比较困难,包括政策上、法律上都有一些难度。所以,要做大租赁资产交易,首先要共同推动资产交易,解决全行业资产流转的问题,才能提高融资租赁企业收益。

第三,共同推进外部环境的优化。2014年是融资租赁行业外部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的一年,从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各级领导,从政府到企业到社会各界对融资租赁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不可忽视的是,仍存在一些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我们要形成共同声音推动行业发展。

来源:中国外资租赁委员会

通知公告

更多 >

协会简介

更多 >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工作委员会成立于1988年,是我国首家全国性融资租赁行业协会组织。租赁业工作委员会见证了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全过程,有力推动了中国融资租赁业的对内交流和对外开放。目前,租赁业工作委员会已成为融资租赁企业自主管理、踊跃参与的全国性融资租赁行业自律组织。